聚賢同心促設電子專責部門 本澳電子政務建設仍停留在起步階段。聚賢同心協會理事長林倫偉、青年議政小組成員蘇健豪認為電子政務難以推行,最大問題是部門協調不足,真正跨部門協同治理尚未實現;建議在“公共服務與數據治理專責小組”下成立一個具實質權限的、實務操作性強的部門,推動電子政務發展。 林倫偉表示,一七年特區政府與阿里巴巴簽署《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》。隨着協定逐步落實,各部門發展大數據應用項目的初步成果陸續出爐。交通事務局推出四個智慧交通項目,為居民提供交通即時資訊;旅遊局推出三個旅遊資訊及客流應用項目;消費者委員會與橫琴消費者協會合作推出“跨境視頻調解平台”服務,市政署推出“市政在線”等手機應用程式,可見電子政務正在發展。 然而與國家政策目標“一網、一門、一次”、“一網通辦”、“只進一扇門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等距離甚遠,部門提供便利化服務,各自推出Apps;但部門間電子服務並沒連通,跨部門的協同治理未能實現,尚有很大改善空間。 蘇健豪建議,在公共服務與數據治理專責小組下,宜成立一個具實質權限的、實務操作性強的部門,真正親身推動電子政務,非每項流程涉及部門的表格、文件、格式不一,重複填寫,費時失事。 這一部門可實現人工智能式便民服務,自動提醒居民需辦理的服務,例如嬰兒於醫院誕生,自動登錄為出生人口。 按照醫院的出生記錄,也可提醒家長辦理出生證明、申請出生津貼等,免去家長分別於身份證明局、衛生局、社工局辦理,真正實現公共服務自動化、電子化,提高行政效率、便利惠民目標。 |